恐龍作為之前的地球霸主,擁有巨大的體型。
然而人們一直沒有考慮恐龍是如何蛻皮的。
一項新的研究,發(fā)現了大約1.25億年前的恐龍化石,與其他恐龍化石不同的是,這是恐龍“頭皮屑”的化石。
新的化石讓科學家了解到,恐龍蛻皮類似鳥類,皮膚會剝落成為小薄片。
其中一部分化石來自中國,科學家對小盜龍、北票龍、中國鳥龍,三種恐龍的皮膚屑化石進行觀察研究。
恐龍的蛻皮是碎片化的過程,類似鳥類、鱷魚;而被認為是恐龍近親的蜥蜴,確實全皮蛻皮,這說明鳥類、鱷魚的血緣或許更接近恐龍。
通過顯微鏡的觀察,研究人員發(fā)現了恐龍皮膚屑上面有特殊的白色斑點。利用離子束顯微鏡進一步觀察后,研究人員將白色斑點定性為角質細胞:有角蛋白扭曲纖維組成的堅韌細胞。
恐龍皮膚屑的角質細胞,非常類似鳥類和人類,鳥類的皮膚屑、人類的頭皮屑也都存在角質細胞。
科學家認為,發(fā)現的恐龍皮膚屑,可能是處于恐龍重要的進化階段。
在這段時間里,侏羅紀時期的恐龍開始出現特殊的演化,逐漸進化出鳥類,或許就是這種皮膚的變化,讓恐龍開始逐漸生成羽毛。
通過DNA分析,科學家發(fā)現此化石的恐龍是混血物種,開始出現鳥類基因,但沒有現代鳥類的多。
研究人員稱這次發(fā)現為“開創(chuàng)性的”,因為科學家之前從未對恐龍皮膚有過如此深入的研究。
這項研究也說明了恐龍和鳥類存在很多共同特征,通過解剖學,也發(fā)現了恐龍和鳥類的很多相似點。
此次研究團隊,希望在日后將研究拓展到其他恐龍標本,尤其是與現代鳥類較為密切的恐龍標本。
© 2018-2024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23866號-1 技術支持:四川百信智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
川公網安備510300020002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