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2》的上映再次掀起恐龍熱。遙想20多年前《侏羅紀公園》第一次現(xiàn)身的時候,暢銷書作家邁克爾·克萊頓大膽地把他的故事建筑在了當時最新研究上:古遺傳學研究、DNA拼接復原、熱血而敏捷的恐龍。他甚至在書中加入了一段真實存在的DNA序列;而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銀幕版本更是塑造了一代人對于恐龍的想象——蜥蜴般的粗糙外皮和鱗片、從棕到綠的暗淡顏色、體形驚人、制造可怕的破壞……直到今天,大部分人心目中的恐龍,依然是這樣的形象。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當年讓我們迷戀的《侏羅紀公園》和許多童年時期默認的“常識”,都已經在這20年內被顛覆。中國許多地方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化石發(fā)現(xiàn)地,越來越多的突破性研究是由中國科學家做出來的??铸?,只是我們向遠古出發(fā)的一個記號?,F(xiàn)在我們知道,很多恐龍像鳥類一樣身披羽毛,恐龍也沒有滅絕,現(xiàn)在地球上的1萬多種鳥類就是恐龍未亡的后代。
中國古動物館和北京動物園的“活物”們就隔著一條街,青色古堡式博物館建筑背依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橙紅色大樓。上了出租車只要告訴司機“門口有倆大恐龍”,就行了,那是中國古動物館的記憶坐標。
“如果需要用一個詞形容生命,那一定是‘演化’二字。因為地球生命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無脊椎到有脊椎,從水生到陸生,蕓蕓眾生,林林總總,經歷了約40億年的漫長演化過程?!敝袊艅游镳^館長王原說。他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科學家身份加上他的大眼鏡,你也許會覺得這人一定嚴肅又不善談。其實恰恰相反,王原既幽默又能把科普講得深入淺出。
從地質到科普,
不斷探索地球生命
1991年大學畢業(yè),作為唯一一名被錄取的研究生,夢想研究恐龍的王原從北京大學地質系來到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他的老同學中,有出國的,有轉行做公務員的,還有一些因為炒股發(fā)了點小財?;蛟S對他們來說,地質系的理學學士只是張文憑。年輕的王原倒沒想那么多,“只要好好干,準能留所工作?!?br>
做古動物研究就得經常出野外采集化石,這種生活很苦。有一回王原在新疆,遇上刮大風下大雨,帳篷都給吹翻了,很是狼狽。王原卻覺得很有趣,“你在城市可體會不到”。2004年,當研究所領導找到這個“對科普表現(xiàn)出興趣”的博士,問他愿不愿意受聘出任中國古動物館館長時,王原知道,自己可能要“跨行”了。
古生物學實際上是研究化石的一個開始。古生物學非常有趣,尤其是小朋友們會非常感興趣的,因為大家都很喜歡恐龍??铸埵俏覀児派飳W的一個形象符號,一個最佳形象代言人,但是恐龍只是古生物學的其中一部分,古生物學的研究范圍要遠遠大于恐龍。
考古、歷史一般都是文科的,古生物學是地質學的一個下級學科,實際上它是地質學和生物學的一個交叉學科,屬于理科。王原經常會用一句話來區(qū)別考古和古生物,用時間來分:“一萬年以前,是古生物學研究的范圍;一萬年以來,是考古學研究的范圍?!笨脊艑W肯定要研究關于人類的有文字記載的、比較確切的、和人類歷史相關的一些歷史,文化的成分更多一些。但是,這之間實際上是有交叉的,交叉在哪里呢?那就是舊石器時代的考古,那些比較早期的現(xiàn)代人是雙方都有的研究范疇,因為那時候還沒太多的文化藝術和政治方面的內容。
漫長的演化,
給了從魚到人的機會
從魚到人都是有脊椎的動物,這部分的演化歷史只是40億年中的一段,占五億多年的歷史。有人說,搞地質、古生物的人說時間就跟玩一樣,一說就是幾百萬年,其實這都屬于誤差范圍之內,所以也可以證明一個古生物的演化確實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地球的演化經歷了很久,最早的生命可能就是一個單細胞生物。距今五億多年的時候才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條魚,這個時期叫“寒武紀”。之后直到距今六七百萬年前,才在非洲出現(xiàn)了古人類家族的最早成員。所以,人的出現(xiàn)在地球演化史中是非常晚的事情,也是一個非常偶然的事情。
科學家們在研究生命演化歷史和地球演化歷史的時候,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媒介——化石。化石需要兩個重要的鑒定特征:第一,要有生命、生物結構;第二,要有一定的年代。
王原說,恐龍的滅絕大家都很關注。曾經這么龐大的動物,幾十米長,怎么就在地球上完全消失了呢?所以說《侏羅紀公園》是一部非凡的影片,它的確是把古生物的形象深刻地推廣到了大眾的頭腦當中,也掀起了古生物熱?!拔覀兎浅c幸生活在這個時代,有這么多人關注古生物,也關注古生物學的研究?!钡?,以古生物學者的眼光來看,這部影片是錯誤百出的。雖然制片方也找了科學指導,但科學指導與電影展現(xiàn)有沖突,因為制片方想把影片做得恢宏、驚險。電影有時候不會從科學角度來考慮這東西長什么樣,而是要從影視傳播的角度出發(fā)。比如大家熟知的迅猛龍,電影中復原成身高2米身披鱗片的兇猛殺手,而真實的迅猛龍其實是身高70厘米、身披羽毛的“溫柔”形象。
循著化石線索,聽它們講故事
世界上恐龍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中國古動物館以前做過一個統(tǒng)計,到2014年的5月,中國發(fā)現(xiàn)有244種恐龍,是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全球大概有1000到1200種恐龍,中國的恐龍總數(shù)占到了五分之一左右。中國不僅是恐龍的大國,也還有很多其它非常重要的生命,比如說世界上的第一條魚,這世界上出現(xiàn)的第一只脊椎動物,也是在中國出現(xiàn)的。
每個曾在這座星球出現(xiàn)的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件珍藏在博物館展廳的化石都值得凝視。其實它們都會說話,向人們講述生命長河里一個又一個奇跡。
《聽化石的故事》讓人們循著化石的線索,去了解它們背后波瀾壯闊的故事。它集結了中國古動物館里60件真正的稀世之寶,展開一段長達五億年的漫長演化歷史,翻開書,能找到世界上的第一條魚、世界最原始的龜、恐龍時代的吸血鬼、中國的第一龍、世界最早的帶羽毛恐龍、中國最原始的鳥、長相兇猛的素食者……
我們?yōu)槭裁匆x這樣一本關于古老生物的書,大概是因為我們一出生就在探究,“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人類從未停下對未知的探索,包括遠古、現(xiàn)代和未來;我們一直都渴求了解這個世界,生命的起源和開始。
© 2018-2024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23866號-1 技術支持:四川百信智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
川公網安備510300020002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