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龍生活的年代,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很高,此前一些研究認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導致植物長得更快,但營養(yǎng)價值降低。近日,英國和德國研究人員模擬1.5億年前的大氣環(huán)境,種植蜥腳類恐龍愛吃的植物,發(fā)現(xiàn)這些巨型素食者的營養(yǎng)狀況比原先認為的要好。這個消息激起了一些人的好奇心,侏羅紀時代的素食恐龍伙食狀況到底如何呢?
植食性恐龍吃飯時什么樣
植食性恐龍牙齒沒有分化,不具備咀嚼功能,因此它們并不對食物進行咀嚼,而是直接吞咽。在很多恐龍的胃中存有幾十顆石頭,大小不一,小的有雞蛋大小,大的如拳頭,這就是“胃石”。
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侏羅紀地層中挖出的一條地震龍的肋骨間,科學家竟然找到230顆胃石。胃石在恐龍消化食物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會把恐龍吞下的大塊食物在胃里弄得更加細碎,以促進食物更好地消化。
飯量是否有你想的那么大一般認為,恒溫動物的飯量與體重成正比。哺乳類動物的飯量大概為體重的10%,這樣才能夠維持體溫和體能。一頭4噸重的大象,一天要吃300千克以上的食物。有些植食性恐龍體重高達幾十噸甚至上百噸。如果它們每天的飯量也按10%來計算,那簡直是無法想象的。事實上,這些恐龍只要每天進食體重1%的食物,就可以保證正常生活。
從10%到1%,差別怎么會那么大呢?秘密就在于植食性恐龍龐大的身軀,身體中固有的能量多,進食只要維持基本需要就可以了。而且哺乳動物吃下的食物大部分都用來維持體溫,而很多恐龍是變溫動物,不需要維持體溫,所以食量也不會那么大。
相關(guān)推薦
查看更多© 2018-2024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23866號-1 技術(shù)支持:四川百信智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
川公網(wǎng)安備510300020002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