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是從恐龍進化過來的,如今基本已經(jīng)成為生物學上的共識,具體地說,鳥類是從恐龍中的獸腳類恐龍進化過來的,雖然鳥類和霸王龍的體型差異巨大,但是兩者卻有共同的祖先。
大約在1億5000萬年前的時候,鳥類的祖先似鳥龍類(又稱近鳥龍)就開始出現(xiàn)了,這種動物似鳥非鳥,說是恐龍卻又和鳥十分相似,它們?nèi)硪呀?jīng)有著類似于鳥的羽毛,在之后的數(shù)千萬年中,這種動物開始向著鳥類進化。
在大約1億年前的時候,大部分似鳥龍已經(jīng)有著能夠任意飛翔的翅膀,但是翅膀的頂端還有著恐龍時代遺留的爪子,飛到樹上的時候翅膀也可以跟著抓握樹枝,抓捕獵物或者打斗的時候,翅膀上的爪子也能派上用場,這是似鳥龍類的一大特征。
有些似鳥龍類就連腿上也長有羽毛,其肉質(zhì)尾巴也變得越來越短,代之以進化出長長的尾羽,使身體更加的輕便,更有利于飛行。
之后由于大多數(shù)是鳥籠都傾向于飛翔,因此腿部變得越來越小,腿上的羽毛也漸漸退去,獸腳漸漸進化成鳥爪,而翅膀上的爪子也因為沒有多大的用處而漸漸的褪去,進化成了全是羽毛的翅膀,所以如今的鳥類翅膀上基本都沒有爪子了。
那么如今的鳥類的翅膀上都沒有爪子了嗎?并非如此!至少有一種鳥類,翅膀上還有爪子,仿佛是保留著恐龍時代的特征。這種鳥類就是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麝雉。
麝雉主要生活在南美洲亞馬遜河及奧利諾科河三角洲的沼澤、森林及紅樹林中,還是圭亞那的國鳥,其體型中等,頭尾長約65厘米,體重500~1000克。
這種鳥的外形和遠古時期的似鳥龍有些相似,特別是頭部,頭上十余根紅褐色的羽毛向上翹著,留著個十分“殺馬特”的發(fā)型,這種羽冠很少見,頭部較小但眼睛較大,天藍色的臉頰配著紅色的眼睛,脖子又細又長,背部是帶白色條紋的棕色羽毛,尾羽和靠近尾部的后腹部土紅色的羽毛,胸前有黃色的羽毛,看上去也十分美觀。
但是誰能想到這種鳥在剛孵化出來的時候是沒有羽毛的,但是它的翅膀上的第一和第二指尖上有翼爪,可以抓住樹枝,所以這種鳥又叫爪羽雞,它的這一體征和化石中發(fā)現(xiàn)的始祖鳥,中華龍鳥、孔子鳥等有些類似,和如今的其他所有鳥類都不相同。因此有人還稱這種鳥類為“始祖鳥后代”。
因為翅膀上有爪子,麝雉的雛鳥十分擅長攀爬樹木,而且抓握能力很強,遇到狂風暴雨也不會從樹上被吹下去,但是當它們長成成鳥的時候,翅膀上的爪子又消失了,生物學家們認為麝雉這種生理特性或者是恐龍類中的似鳥龍的遺留,或者是一種返祖現(xiàn)象,甚至將它稱之為“恐龍遺種”。
今年一支科考隊在南美洲熱帶雨林中考察時還發(fā)現(xiàn)這種鳥兒的社會性非常強,它們平時都是集群活動,旱季的時候通常會有二三十只在一起,雨季的時候分成2~8只,而且這種鳥非常團結,它們相互之間會互相幫助,比如科考人員發(fā)現(xiàn)當一對鳥夫妻育雛的時候,會有一些其他成員充當“保姆”,這些“保姆”可能是這對鳥夫妻的孩子,但也可能是其他家族的成員,它們會幫助鳥兒夫妻照顧小鳥,而且事無巨細,不但會幫助育雛,甚至會幫助主人交配,它們可以在一起很和諧地生活,在主人老去后,它們也有領地和巢穴的繼承權,總之這種鳥類之間很少會打斗,表現(xiàn)的非常的團結和諧。
© 2018-2024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23866號-1 技術支持:四川百信智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
川公網(wǎng)安備51030002000230號